您好!欢迎您来到广东高新教育集团!携手一起让世界的教育更美好!
客服热线:020-36865992 卓越学校的缔造者 建校一所造福一方
用爱点燃心灵之灯——“美丽中国”邢茜茜老师的教育故事
2021-01-25 来源:大余衡水实验学校   编辑:易子

2021年1月17日,我校小学部二年级一班钟秉君小朋友的家长为该班老师送来了锦旗,家长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据了解,钟秉君小朋友自从来到大余衡水实验学校之后,孩子的学业及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该班班主任邢茜茜老师,一个来自“美丽中国”的年轻老师,她在日常教育教学、班务工作方面有何制胜法宝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教育故事。

 

 
图片图片
 

邢茜茜,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双学位。

在云南支教两年,担任班主任并教授小学数学,班级优秀率蝉联全乡第一。在美丽中国项目教研活动中,教学能力评分获第一名。曾作为优秀项目老师为其他老师进行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分享。

教学格言: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三年前,我来到大理的一个偏远山区,选择从支教开始,踏上教育这条温暖的大道。山里师资力量无比匮乏,平均每个班只有1.5至两个2个老师。于是,我成为了既教数学,也教美术、体育、科学的“全能”老师。

 

 

在两年的支教时间里,面对条件的限制,我想尽办法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术课上,带着孩子们一起装扮教室;体育课上,寻找有趣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耍;大课间时,和孩子们一起跳舞;到了元旦,我买来蛋糕和孩子们一起庆祝;遇到儿童节,我和孩子们一起排练节目......我努力将仪式感带给孩子,并在有限的时空里,寻找更多的乐趣。

 

 

周末放假,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家访成为了我第一年最常做的事情,用脚丈量了山路的长度。孩子们的另一面让我欣喜,也让我在学校之外,成为了孩子们的学生。学习山中花草树木的名字,学着在河里抓蝌蚪,学着爬树,学着如何从高高的土坡上快速地下来。

 


 

 

全天候与孩子们相处,不仅没有让我厌烦,反而让我们变得十分亲近。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我变成了38个孩子的“妈妈”。这样的称呼让我心里一暖。两年的时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教学相长,理解了教育的意义,育人育自己。

 


 

 

在今年九月,我成为了201班40个孩子的班主任,心中充满了忐忑。二年级的孩子心中总是天马行空,充满幻想。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从来没带过这么多小孩子的我,不免有些慌乱。我该如何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亲近起来,是我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刚开始见面的时候,孩子们对于我这个陌生的大人充满了好奇和防备。他们在靠近我时总是小心翼翼。于是,为了快速和孩子们拉近距离,我竭尽所能地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课间时,我会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在一个又一个游戏游戏当中,孩子们好像对我卸下了防备,会时不时来拉拉我的手,抱抱我,甚至是坐到我的腿上。这也令我欣喜若狂,孩子的信任对我来说仿佛是天大的礼物。就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一点点地靠在了一起。

 

 

除了生活中和学生拉近距离,在教学上,我也没有放松。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努力把课堂变得有趣。数学看起来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我会用充分的备课,以及生动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想学、愿意学时,孩子们才能发自内心地获取知识,让数学根植于心。

 

 

在开学不久我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美术等综合科好像没有对“主科”课那样重视,课堂纪律有些放松。于是我开始想办法让孩子们养成尊重每一门课的习惯。

首先,我针对这一情况召开了班会,告诉孩子们每一门课都是给我们带来知识的,要尊重每一位来给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和学科。接下来,为了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感受到每一门课的魅力,我开始成为一名“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去上那些有趣的课程。

 
课堂影像

 
 

在科学课上,我的眼睛比谁瞪得都大,和孩子们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在体育课上,我和他们一起学习相关知识,锻炼自己的身体;在美术课上,我和他们一起创作,激发艺术的无穷创意......

在课上,我不放弃每一个为孩子们的微小闪光欢呼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这个学科中获得成就感。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尊重每一个学科,在每一门课上汲取知识。

 

 

在家校合作上,我重视每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虽然孩子们一周五天的时间都待在学校,但家庭的影响仍是最大的。

平时,我会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在家校沟通时,将孩子的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给家长们。为的是不让家长错过孩子们的每一次成长,感受到学校与其共同教育孩子的真心。

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事,只有教师与家长彼此信赖,才能让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图片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越来越优秀,拥有快乐而自由的童年。

END

 
文章来源/邢茜茜
排版/邱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