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广东高新教育集团!携手一起让世界的教育更美好!
客服热线:020-36865992 卓越学校的缔造者 建校一所造福一方
高新·师说 | 吴东颖老师:7±2法则、遗忘曲线等高效课堂教学原理分享
2021-06-22 来源:高新升学部   编辑:小宇

 

 

 

图片

图片

 

 
 
 
 
吴东颖 高新升学部政治教师
 
志愿做孩子心中真正的的良师益友,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图片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教研能力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二三等奖;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

 

回顾学期的教学,教学里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利用率不够高,如何在同学们记忆力的峰值时牢固本课题核心知识......与此同时,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能更上一层楼,教学策略,教育智慧,情感教育......

 

寒假,我在某二手书店购买了教育心理学的书籍,翻阅优秀教育者的篇章,针对性地提炼出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原理,颇有感触,于是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境,写下此文,与各位同伴分享。

 

 

「一」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早在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 Murdock)通过给被测试者一系列无关联的词的实验发现,整个记忆效果呈“倒U型”。由于记忆受到后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影响,在一段记忆中,往往是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记忆更加牢固,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所受干扰最大。

 

此间,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更有影响力,我们称之为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是近因效应。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活动安排和时间分配。

 

图片

 
「二」
7±2法则
 
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记忆分类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不到5秒,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小于1分钟,而长时记忆保存时间则是一分钟以上甚至永久。
 
理想状态来说,当然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百分百地理解知识内容并达到长时记忆,现实却是从系列位置效应中我们得知学生在课堂中的高效期只有25-30分钟,如何让学生将课堂内容从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显得至关重要。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的《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中提出观点: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也就是人们一分钟能记忆储存的组块大概5-9个。在此的教学启示是:合理分配每节课的课堂任务。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宜过多,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好,可以选择新内容7-9个,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一般,传授新内容5-7个。当然,对于文科来说,有时知识点较难或涵盖点交广时,也可适当调整教学组块或者细分内容组块。
 
图片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接触具有某些不同意义的新事物,我们记得特别迅速而且牢固。例如身份证号码一共18位数,如果是死记硬背,18位数字估计我们得花上好几分钟甚至需要多次回忆,若是能明白身份证数字的意义,那么问题简单了。众所周知,身份证的第7位数字至倒数第五位数字是本人的出生年月日,也就是我们只需要记前6位数字和后4位数字便能够准确记下身份证号码。这样是不是简单很多了呢?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呢?
 
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界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资料书少了,功课少了,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却一直有增不减,如何做到真正的减负呢?让学生学会学习固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重中之重乃教师的课堂内容编排,合理的知识序列,富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不仅活跃学生的大脑,还能使课堂超越7±2组块定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
遗忘曲线原理
 
当看到这个名词时,相信很多同仁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习效率问题。但仔细想想,难道这对于教学活动没有启发吗?
 
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原理告诉学生,也帮助学生设计了详细的目标和步骤,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正是因为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弱,执行力不够强,即使明知道做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却由于惰性放任自我。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根据遗忘曲线原理安排教学内容呢?
 
事实上,学生的自我复习和教学的复习可同步进行。参照“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的建议,下面我将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具体化:
 
图片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于初出茅庐的学者,在每一次的备课中探索教学设计,一次的讲台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一次次的教学反思中得教方法。
 
图片
 
柏拉图的“理型论”中提到,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当然这个理论也遭到许多哲学前辈的诟病,然而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存在理想的教学模式,并且想方设法突破自我,追寻更高效的教学课堂,给学生带来更愉快的学习体验,愿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不断地靠近我们心目中完美的“模子”。
 
 

 

— END —

供稿|升学部 吴东颖

编辑|招生宣传办 卢伟钧